12月30日晚间,珈伟新能(300317)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与陕西新华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水利”)签署《金昌国源100MW光伏项目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公告显示,为改善公司的现金流,降低资产负债率,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珈伟新能拟向新华水利转让持有的金昌国源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昌国源”)70%的股权。
截至基准日暂估100%股权价值为8.7亿元,具体交易金额待收购方完成全面尽调,并签定正式股转协议后确定。本次交易完成后,金昌国源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核算。
珈伟新能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实际经营和未来发展需要,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珈伟新能致力于新能源生产、存储和高效利用,坚持“智慧照明、光伏电力、锂电储能”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与协同发展战略。
自2018年“531”新政之后,中国光伏产业持续经历着剧烈调整和转型。2019年,珈伟新能光伏电站EPC业务受行业政策及资金影响,国内开工项目大幅锐减;海外EPC项目处于商务洽谈阶段,尚未形成营业收入,导致EPC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再看LED照明业务,2019年LED行业整体表现低迷,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珈伟新能海外照明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也有所下降。
高工LED查阅资料发现,珈伟新能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8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56.56%。
除了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珈伟新能现金流情况也不甚理想。就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为负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9.3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8925.09万元。另外,珈伟新能2019年前三季度的负债金额高达24.81亿元。
![20200102093543547845.jpg 现金流1.jpg]()
前三季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200102093551948017.jpg 现金流2.jpg]()
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0200102093602613168.jpg 珈伟新能负债情况.jpg]()
前三季度负债合计
正是基于现金流情况较差,2019年10月10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对珈伟新能的半年报问询函,要求珈伟新能补充说明是否存在重大债务到期未清偿的情形,并结合现金流情况、资产变现能力、融资安排等量化分析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净利润亏损、现金流不佳、负债量大等多重大山挤压,对于珈伟新能来说2019年走的实则艰辛。据高工LED观察,金昌国源作为其光伏发电子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还算可观,实现营业收入5033.41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749.62万元。由此可见,珈伟新能此次出售金昌国源70%股权,也实属无奈。
事实上,在过去的2019年,LED企业转让子公司,出售业务案例频频上演。究其原因,一些是为了转型,一些是为了“甩包袱”,还有一些是为了“保壳”自救。
2019年3月,科锐宣布执行最终协议,将向美国理想工业公司(IDEAL INDUSTRIES)出售其照明产品业务部门('Cree Lighting'),包括用于商业、工业和消费者应用的LED照明灯具、灯泡以及企业照明解决方案业务。
出售原因:剥离照明业务后,科锐将定位为一个更专注的半导体领导者。另外,照明业务并不达预期,在无法更好地为公司贡献营收和利润时,以出售的方式优化业务也在情理之中。
2019年4月,美国俄亥俄州(Cincinnati)照明大厂LSI Industries Inc.(LYTS.US)为其纽约工厂找到了买家,预计6月30日前完成出售交易。
出售原因: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精简供应链,且预计减少年度固定成本400万美元。此外,资产出售所产生的现金收益帮助公司降低了杠杆,同时公司将继续追求有针对性的增值投资,以支持业务的长期发展。
2019年8月,雷士照明拟向KKR出售其中国照明业务70%股权,交易总对价约7.94亿美元(按8月12日汇率,约合人民币56亿元)。
出售原因:一方面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ST德豪为雷士照明的单一最大股东,在交割完成获得现金对价后,雷士照明将向股东派发每股0.9港元的特别股息。这也就意味着,*ST德豪将获得一笔数目不小的投资收益。
2019年8月,厦门信达发布公告称,同意公司调整全资子公司厦门信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转让所持丹阳信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7.38%股权的挂牌底价,挂牌底价由原来的不低于5.19亿元调整为不低于4.15亿元。下调后,挂牌底价已低于4.3亿元投资成本。
出售原因:净利润持续下滑,为公司经营带来巨大的压力。为加快盘活资产,回收资源,变卖资产挽救净利润。
2019年9月,华灿光电与天津海华新签署了《出售股权意向协议》,拟转让所上市公司持有的和谐芯光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约为19.6亿元。
出售原因:如果本次出售不能实施,华灿光电将面临流动性风险,也不能保证未来继续持有和谐光电,可能还会出现被动低价出售和谐光电以缓解流动性风险的局面。因此,公司选择此时出售和谐光电,获得确定性的收益,符合上市公司利益。
2019年9月,荷兰皇家飞利浦宣布拟出售所持有的昕诺飞(原飞利浦照明)剩余10.7%的股权。
出售原因:中国企业已经把照明价格做的非常低,导致LED行业的毛利率变低。为了顺应全球市场形势的风云变幻,飞利浦剥离部分照明业务,从而专注于健康科技领域。
2019年10月,聚飞光电宣布拟转让控股公司LiveCom Limited及联营企业深圳市爱科云通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出售原因:一方面为了专注于主营业务,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两家被转让的公司近期业绩不理想。而本次股权转让预计将为聚飞光电2019年合并报表带来约331.05万元的投资收益。
2019年12月,飞乐音响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北京申安100%股权,并要求摘牌方为北京申安对公司的全部债务清偿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及提供相应的资产担保。
出售原因:自2018年以来,北京申安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此外,飞乐音响自2018年以来也同样处于巨亏状态。
综合以上出售案例来看,无论是哪种原因而产生的剥离都令人感觉有些惋惜,毕竟最初是经过激烈竞争、长期筹备搭桥得手,本想着能再收沃土,实现丰收,终还是分道扬镳。尤其对那些曾高价收购标的但后无奈“贱卖”的公司来说,在承担了其经营期间产生的亏损之后,又要经历低价出售时的“割肉”阵痛。
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这类“断舍离”一方面能让自身业绩实现“硬着陆”,控制后续风险;另一方面,保留下来的资金可为其他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提供“燃料”。不过,虽然及时止损能起到“救急”作用,但恢复正常经营企业还需快速找准发展路线,抓住逆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