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年,人人关注的不只有疫情,也有部分人更担忧的是材料涨价。
受到节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工率低等导致供应减少,照明供应链端包括电子元器件、包装材料、人工、物流等均出现涨价苗头。
3月2日下午,国内相当一批主流照明企业接到国巨代理商通知:贴片电阻涨价100%,贴片电容涨价17%-46%,涨价后不保证有货。国巨作为台湾被动元件龙头,此番涨价反映出产业供应链的平衡被打破。
LED芯片作为产业链的上游,自2018年底以来就持续处于“水深火热”的竞争状态。2019年,包括台湾晶电、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澳洋顺昌等芯片厂商的财务报表普遍很“难看”。
![20200306084808872780.jpg 聚灿光电1.webp.jpg]()
低下的盈利水平让不少芯片厂商“难堪重负”。从LED产业供应链端获悉,去年采用“甩货”策略的聚灿光电已经率先采取涨价行动。
有业内人士向高工LED透露:“聚灿光电200面积以上的中功率产品,大客户价格涨幅大约2%,中小客户的价格涨幅约5%。”
聚灿光电某内部人士坦言,其实是今年产品结构的调整,背光、倒装、高光效产品比重提升了,去年主打市场的常规产品就相应减少了一些,价格也相对有所回调。当然,公司的增量产品价格基本没有什么变动。
“去年芯片厂无论台湾晶电,还是国内各厂家,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今年的压力就更不言而喻!苦呀!”聚灿光电该内部人士向高工LED大倒苦水。
纵观聚灿光电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发现,从2018年开始公司的盈利能力就直线下滑,2017年其净利润尚且能破亿,但到2019年之时,其净利润已经仅有“可怜”的800万。
![20200306084820415218.jpg 聚灿光电2.webp.jpg]()
其实,早在聚灿光电过会之际,公司盈利能力就曾遭受质疑。彼时,有业内人士直言,聚灿光电作为一家成长中的企业,若是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是很难成长为一家具备核心竞争力且拥有充分护城河的科技企业。
2017年,聚灿光电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的这三年,公司净利率持续走低。其毛利率更是在2018年陡降,在经历2018年的低谷后,才终于在2019年有所回升。
![20200306084832424038.jpg 聚灿光电3.webp.jpg]()
有行业人士告诉高工LED,去年聚灿光电采用“低价”策略抢市场,进而带动规模化生产,有效降低了单颗芯片的生产成本;再加上一定的产品结构调整,高端产品占比有所提升。两方面原因带动其整体毛利率走高。
对于聚灿光电部分芯片产品涨价,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理解。旭宇光电董事长林金填认为,很多材料都在涨价,企业经营的压力很大;星光宝销售总监吴常青也直言,从某方面来看,涨价是好事,大家都亏本,生意无法长久。
聚灿光电的涨价会不会带动其他芯片厂跟进?某COB厂商负责人认为,其他芯片大厂的价格目前还比较稳定,但未来芯片肯定会迎来一波涨价;更有某芯片厂销售负责人透露,公司今年新开拓客户的价格也有计划微调。
牵一发而动全身,芯片等原材料涨价会不会带动产业链的价格波动?不少封装厂表示难以抉择!林金填直言难决策,可能会微调;考虑到未来或在成本上面临更大压力,东山精密表示,公司可能会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以度过这段时期。
“产品价格涨跌需要结合供需、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但关键是要客户接受,而如果整个产业链都涨价的话,最终还是用户买单。”一位LED产业链分析师向高工LED说到。
关于涨价问题,您如何看?欢迎投票!